斯温旅行网

戈德斯通,戈德斯坦

  1. 人类第一个星际探测器,“旅行者1号”近况如何?
  2. 超导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3. 数学界如何评价陈景润?

人类第一个星际探测器,“旅行者1号”近况如何?

谢谢邀请!在这里我看到很多比较全面的回答,我只作一些简短的补充,这个重约815千克的旅行者1号,于1***7年9月5日发射,于2014年离开太阳系,在太空中飞行速度仅有17公里/秒,而上次一颗普通的小行星A / 2017 U1闯入太阳系的速度为40公里/秒,低一颗普通行星的速度,这意味人类现在制造的太空飞行器在宇宙面前根据拿不出手。

目前人类还能跟旅行者1号进行通讯联系,不过前不久科学家们担心信号会中断,需重启定向推进器来调整旅行者1号的方向,来把这些推进器以微小的脉冲方式,像喘口气那样,几毫秒就能启动,然后让飞船方向稍微旋转,使其天线指向地球,与地球指挥中心保持通信。经过这一调整后,能保证今后三年内的正常通讯。

目前它在距离地球210亿公里的地方。每次通讯需要时长为:19小时35分钟

戈德斯通,戈德斯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再来看看旅行者2号,于1***7年8月20日成功发射升空,并对各大行星及卫星进行多项探索,正准备飞出太阳系,不过目前仍在太阳系内,并以每年3.3个天文单位在远离太阳。相比于旅行者1号,显然它已经落后很多。

超导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电子在电场中运动而不受晶格振动(声子)干扰,就要使电子流体(在金属中的电子气体或液体)相对声子是透明的,好比气体或水对可见光是透明的(但对于红外光来说是不透明的)。那么,超导转变到底发生了什么?发生了相变。也就是,开始电子是电子雾,光线不透明,然后雾凝聚变成水,就透明了,光线就透过去了,对光线来说,水是不存在的一样,互相之间没有作用。水对光没作用,光也就没对水有作用。电子雾变电子水是通过电子对的产生而凝聚的。这就是超导的本质,你有什么推导发现,不要忘了我的贡献。

首先感谢一下悟空的信任和邀请。

关于超导现象的本质原因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由三位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库柏、史瑞福解决了。他们超导电性归因于一个全新的机制,即导电电子凝聚为电子对

应该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我们对于微观领域的现象已经越来越了解了,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超导研究的前进脚步并不大。具体原因,老郭不是业内人士,说不清楚,尽管当时系主任就是搞这个的,但是没考人家的研究生啊,所以除了能冒出来几个名词,基本上处于啥也不懂的状态,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限制吧。

我们先来看一下超导现象的发现过程。

应该说,热力学的发展及热力学带来的技术进步为超导体的发现奠定了实验室基础。1895年,空气被液化了;1899年杜瓦把氢气变成了液体。1908年,荷兰莱登实验室进一步液化了氦气。这是当时人类能取得的实验室最低温度,4.25K。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尼斯发现了汞的超导性,191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昂尼斯有发现了其它很多金属也有超导电现象,例如,锡在3.8K开始变为超导态。

为什么会有超导电性呢?这需要我们用量子力学去给出解释了。完全规则排列的原子周期场中,电子处于确定的动量态,电子通过理想晶体时在原方向上的动量不会有任何损失,就是说,在完整晶体中流动的电流不受到电阻。

实际晶体这种周期性是不存在的,总是要有电阻的,因为任何真实的样品都不可能没有一点杂质。这样看来,前面谈到的有些具有很大电阻率的不纯金属也能进入超导态就更令人费解。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由三位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库柏、史瑞福解决了。他们把超导电性归因于一个全新的机制,即导电电子凝聚为电子对。

这就为超导物理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今天的超导研究也正是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之下继续艰难前进,各种小进展不断,大进展还没看见。老郭跟各位小伙伴一起期待,见证某个超导领域的大神出现,一举整出来个什么常温超导,哈哈,那就爽啦。

数学界如何评价陈景润

毫无疑问,陈景润先生在数论领域作出的贡献是卓越的,这一点无可争议。

在另一方面,我们其实都为他有点感到可惜,因为如果他不是处在60~80年代的中国,完全有机会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更多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而不是只能在这里“榨干筛法的最后一滴油”(我不记得在哪看到这句话)。

另外做数论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他们挑战的问题很多都可以让一个人搭上一辈子却仍然进展寥寥,像陈景润,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可以说是***的,因为更多的人只会沦为炮灰而不为天下人所知。但做出大成就是否一定要像他们那样执着于一两个问题,这一点值得商榷。

陈不是数学家,而是解题人,并且这道题没解开,后续是否还是按照他的思路下去,不一定!原因有四:一是因为陈涉猎太窄,只是对数学分支的一个重要猜想提供了可能的思路,没有对数学分支学科做基础性贡献;二是陈的研究成果(如论文等)太少,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完全解决哥德巴赫猜想,与怀尔斯和张益唐不能比,并且数论是数学最基础的分支,解决它虽然意义重大,可实际上对于一些成立而没有经过数学论证的原理,我们都在使用,仅仅是数学上的不成立而以,于应用无关;三是陈没有培养学生,对数学人才培养几乎毫无贡献!最后,陈的气质面貌,生活处事,没有大家风范,我们可以包容理解,但不能借鉴模仿!因此,与其他数学大家而言,陈谈不上数学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wnww.com/post/3536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