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医保和居民医疗保险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只要缴费其中一种就可以?
缴纳费用不同
通常来说大学生医保年缴费低一些。
享受待遇时间不同
参加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并按照规定在集中缴费期缴费的,社会医疗保险待遇享受期为下一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新入学的大学生按照规定及时参保缴费的,自入学报到之日起享受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待遇;
婴儿在出生六个月内参加居民社会医疗保险的,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待遇;
其他新符合参保条件的居民应当在三个月内缴纳居民社会医疗保险费,从缴费次月起按照规定享受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待遇。
共同点:
居民医保由个人按年度缴纳。不建立个人账户。享受居民医保报销比例等。
大学生医保就是居民医保,只不过是参保人群特定罢了。和农村的新农合差不多,也是按年缴费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与职工医保是不一样的,职工医保是在职职工及单位按工资收入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职工医保交够一定年份且退休后,就不在缴纳且继续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而居民医保、新农合是每个医疗年度都需要缴纳的,不缴纳就不能享受待遇,一般只有低保及特殊人群可以减免。
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是不能同时缴纳的,参加了职工就不需要参加居民医保了,且职工医保的保障额度要高于居民医保。
一般只有没有工作能力的或者缴费年度不够的退休人员的才参加居民医保,儿童、学生、城镇无业人员、退休但未享受职工医保待遇的可参加居民医保,由所在街道社保中心办理缴纳。
谢谢邀请,我是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我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
一、两者的实质不同:
1、学生医保的实质:学生医保就是 农村医疗保险(新农合)、城外医疗保险、单位医保。在校大中专、中小学生、幼儿通过校方来购买的医疗保险,参保学生如发生疾病可就近选择一家定点医院进行住院治疗,城区学校的学生凭学生参保卡、***(户口薄原件)到所选择医院医保办。
2、普通医保的实质: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二、两者的组成不同:
1、学生医保的组成:中小学生基本医疗保险费由个人缴纳和***补助两部分组成。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230元,其中***补助200元,个人缴纳30元;对于低保家庭和重度残疾学生个人缴费由***全额补助。注明:各地缴费标准不同。
2、普通医保的组成:医疗保险同其他类型的保险一样,也是以合同的方式预先向受疾病威胁的人收取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患病并去医疗机构就诊而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医疗保险也具有保险的两大职能,风险转移和补偿转移。即把个体身上的由疾病风险所致的经济损失分摊给所有受同样风险威胁的成员,用集中起来的医疗保险基金来补偿由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三、两者的性质不同:
1、学生医保的性质:现在全国各地都实行了学生医保,但有一些地方还是针对性的实行本地政策,也就是除本地以外的学生不可以通过学校的途径来购买学生医保,这是很多学生都不能享受这个政策。如今人民对学生医保的实行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见,有很多家长认为在学校买保险至终不放心,但也有很多家长十分赞同。
2、普通医保的性质:医疗保险在传统意义上就是指由特定的组织或机构经办,通过带强制执行的政策法规或自愿缔结的契约,在一定区域的一定参保人群中筹集医疗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集聚了单位和社会成员的经济力量,再加上***的资助,可以使患病的社会成员从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资帮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防止患病的社会成员“因病致贫”。
请问:中小学生玩手机上瘾有哪些原因?
现在很多家长谈手机“色变”——“我家孩子玩手机上瘾了,怎么办?!”
有些家长咬牙切齿地说孩子“除了玩游戏,什么都不干,叫他吃饭叫好几遍也不来吃!”许多孩子不让玩游戏就不高兴,甚至发脾气,该怎么办?
其实,很多家长将着眼点只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孩子的家庭环境缺乏玩伴,缺乏家长带领的活动(包括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获得其他游戏的途径很少,而手机是孩子获得的很便捷的游戏工具,所以大多数时间,孩子不学习就会玩手机。
而家长一旦看见孩子不学习就很焦虑,再加上很多专家宣传要重视"网瘾"、玩手机会影响视力、发生颈椎病、性格孤僻……这让家长们本能地排斥电子游戏,青少年在这时即便正常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也会被家长们压制。
喜爱的事物遭到了家长的否定,这只会造成孩子的叛逆,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张。于是家长们把孩子在正常青春期的所有反抗都归罪于手机和电子游戏。
有时间多陪陪孩子

(一)主观原因
自控能力欠缺: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但小学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认知能力有限:中国青少年从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在涉及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自我意识强烈:小学中高年级时期,小学生已经表现出一定和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
(二)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富有互动***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小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
2、家庭环境。当前我国小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他们的父母极有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小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3、教育环境。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小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老师和家长有效引导的小学生则更多地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工具。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中小学生玩手机上瘾,主要原因是戏子能力差,不能协调好手机游戏和学习生活,另一方面可能是家长或者学校的监管力度不够,总之要从多角度去引导孩子,学会劳逸结合[祈祷]
视频加载中...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家庭氛围。在家的时候,老爸老妈都在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没有其他的跟学习或者增长知识相关的活动。这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孩,让他觉得在家就应该玩手机,玩平板电脑。
2、小朋友朋友圈的影响。现在的小朋友已经有自己的小圈子,而且我们家长也都鼓励孩子多出去交际,锻炼自己。但小朋友在他的交际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得不到家长的帮助。比如这个圈子的小朋友都在玩某个游戏,他为了融合这个圈子,也会跟着玩。他觉得这是对的,是必须的,不然跟其他人无法愉快的玩耍。有时候,这个所谓的“游戏”到底是什么游戏?有没有妨害未成年人的成长?有没有影响小朋友的身心健康?还需要我们家长多关注自己的小孩。
3、当前教育模式的问题。我们喊了很多年素质教育,到现在依然没有落实。学校为了完成素质教育这个口号,平添了许多“折磨他人也折磨自己”的课外作业。这些老师、家长、小朋友每天要应付的东西对素质两个字有没有帮助?对他们的成长有多少积极的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这些东西耗费了大家的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就是刚开始很新鲜,大家一起开心应对;慢慢的发现可能这些付出毫无意义,久而久之就到了完全厌恶纯粹是为了应付的地步。最后,小朋友不仅讨厌学习书本的知识,也开始讨厌那些所谓的素质教育的内容。只有玩游戏来解闷啦!
4、游戏本身的吸引力。有些游戏的设计可谓煞费苦心,游戏团队会请相关领域专家来做游戏玩法和成长模式,更容易让人上瘾。成年人都抵抗不了,何况小朋友。
5、小朋友自有的好奇心。小朋友正处在强力渴求知识的阶段,任何能引起他兴趣的东西都能让他全神贯注。所以这时候是引导小朋友最好的时候,如果家长不引导,学校不引导,那只有游戏能引导他们了。
6、相关部门监管落实不到位。比如没有游戏分级制度,只有发行号就可所有人下载。对小朋友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内容以及课外、课后作业内容没有监管到位,造成大家一起“应付”的泥潭。
关于如何改正,这个就不好说了。但总的来说有2个办法:1其一是打造一个正向的、有更强吸引力的好氛围、好习惯,培养个更好的爱好等。其二是发挥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了:棍棒之下能出孝子,也能出才子!